钟情于“钱”,为“钱”写书,以钱易“钱”,闻“钱”而动。这已经是73岁的余天佑与钱币打交道的第17个年头。他拿起一枚铜钱,只看了几眼,便可以说起它的的来龙去脉和历史背景。
收藏钱币就相当于是收藏一段历史,通过钱币看历史变迁,拿起一枚枚不同的钱币,透过中间正方形铜孔,便可看到那一段段历史。拿起放大镜看着哪些细微的花纹和模糊的刻文,镜像里播映的是一个个时代的故事,用手轻轻在币身上摩挲,时代的气息仿佛透过指纹奔涌而起。
余天佑现为中国钱币学会会员、金年会金字招牌在线入口西江流域民间文献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2004年以前从事的是东南亚历史货币研究,2005年撰写论文《越南景兴钱分析研究》入选“中国与东南亚古代货币出土与发现”学术研讨会。受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戴志强的启发与鼓励,2005年正式转为对宋代梧州元丰监的专题性研究,2018年12月,由余天佑和黄启善合作编著的《宋代梧州元丰监》一书正式出版。
1979年3月,余天佑从农村招工回到梧州市区工作,2012年7月特聘为我校西江研究院研究员,从此余天佑开启了与我校西江研究院与梧州元丰钱监的故事。
余天佑收藏的第一份票据他是兴趣的开始,1979年还在企业工作时,一次到广州出差,在人民公园买了一份国立中央大学务餐的收据,里面有邮票、印花税票,还有国立中央大学的印章。余天佑提到“在听说1946年一次用餐有时要花销1700多元的法币,当时我感到很震惊,觉得是了不得的事情,一顿饭为什么会花销那么多钱?后来随着对中国金融史、货币史不断了解,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情况,明白了其中缘由,知道了46年的1000多元法币其实就相当于现在8到10元。”一张小小的票据就有那么多的信息,他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对金融票证产生兴趣,过后开始有意识地不断收集各类票据、邮票,也为后来钱币研究奠定了基础。
余天佑从对中国历代古钱产生浓厚兴趣,以收集、研究历代古钱币为乐趣,到开始专门收藏研究古钱币,甚至不惜重金广收历代珍惜古钱。“当时戴志强先生说我们梧州是守到了元丰钱监遗址这一座金山却不懂宝,他这样一讲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所以我决心开始研究元丰监。”余天佑说道。2005年,余天佑开始对梧州元丰钱监进行研究,从此开启了十余年的寻宝之路。这些年间,他全心投入、不惜财力深入各地,从古玩店、老百姓手中搜罗有关元丰钱监的物品,只要听闻哪里有关钱币,或者元丰钱监的相关文物,骑着自行车就去了。2015年9月11日,余天佑向梧州市博物馆捐赠了78件宋代梧州元丰监遗物。
直到现在余天佑还在写书,他偏爱中国历史,更是从80年代开始就收集各类书籍,至今收集大概有了两万册左右,在2011年,余天佑向我校捐赠了1800册的书籍,向我校西江商贸博物馆捐赠器物100件左右,充盈了我校图书馆和博物馆。
余天佑对于学术十分严谨,对于书籍中的文字注释有疑议的地方,会多方走访,收集资料与图片,不断地调研考证。他发现有些书中关于钱币历史或者信息是错误且不符合事实的,对此他说道:“有些人发表著作的时候没有看过实物,对历史也不太了解,我一定要在我接下来要出的书中对正确的信息进行说明清楚,不然你们后一代还有人会继续研究货币,研究钱币的历史,如果你们错下去,就不得了了,所以我必须纠正。”
今年5月18日,在国际博物馆日,余天佑召开了线上会议讲座,通过各种实物与图片的形式,向校内师生及校外人士介绍西江流域历史上流通、铸造、各式货币。并根据个别典型形制介绍当前各种伪造的手法,提高文物辨伪意识。
这些年余天佑一直都在不断推动博物馆展览的进行,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在获得学校领导到的支持后,余天佑在学校西江商贸博物馆举行了展览,并且取得相当不错的效果。余天佑说:“我之前一直注重收集红色革命根据地发行的票据、钱币,还有一些共产党的文物,我舅舅是革命烈士,我从小就得到很多鼓励,受到革命文化的感染,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中国建党100周年必需以此响应。”
接下来余天佑还想深入中小学做西江红色文化教育移动专题展览,他认为中小学新一代的教育和理想很重要。有了想法,他和成员就开始收集资料,清代、民国等关于红色教育的资料,已经收集有大概有1000多件,“让红色文化走近中小学,金年会金字招牌在线入口作为地方的一所高校,既然有这种资源与能力,更要广泛的宣传,要让金年会金字招牌在线入口起到应有的作用。”
与余天佑共事的陈宇思说:“余老师在钱币文化研究这一路上并不简单,他属于民间科学家,没有正儿八经接受正统学术训练,所以一路上都是靠自己实践摸索、研究才有今天这番成绩,他掌握材料的情况和思维都非常独到,不喜欢弄虚作假,任何事情喜欢真诚,不慕名利,帮助后辈不遗余力,因为他说一切都为了年轻人!”
通览古钱币历史,一生不求名达与显利,他热爱文物,专攻考古与钱币,却又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些逐渐消失的文化,肯将那些自己的稀贵收藏无偿捐赠。为了钱币文化事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为新一代的发展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希望将文化传递下去。
为了钱币文化事业,73岁他还没有退休,还是一人、一个军装包、一辆自行车穿梭在梧州各处,奔赴各种讲座,忙于各种工作……
[文:大学生通讯社 周雪芳]
钱币1
钱币2
余天佑
余天佑老师为前来博物馆参观的领导介绍藏品
|